DB33T 899-2013 山区高速公路勘察设计规范
ID: |
511A9140D7944B8B9403C72DAFE7A636 |
文件大小(MB): |
1.54 |
页数: |
82 |
文件格式: |
|
日期: |
2013-12-30 |
购买: |
文本摘录(文本识别可能有误,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,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):
ICS 93.080,P66,DB33,浙江省地方标准,DB 33/T 899—2013,山区高速公路勘察设计规范,Specification for investigation and design of expressways in mountainous area,2013 - 10 - 14发布,2013 - 11 - 14实施,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,DB33/T 899—2013,I,前 言,本标准按照GB/T 1.1-2009给出的规则进行起草,本标准由浙江省交通运输厅提出并归口,本标准起草单位:浙江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,本标准主要起草人:桂炎德、楼晓寅、李伟平、郑束宁、孙章校、吴宝兴、雷崇书、陈建荣、彭丁茂、施兹国、贺建光、毛松根、陈侃福、张仁根、陈 鹏、王一斌、邵坚达、李 杰、曹怡春、袁迎捷、俞红光、金慧珍、赵长军、吴小平,请注意本标准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,本标准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,DB33/T 899—2013,1,山区高速公路勘察设计规范,1 范围,本标准规定了浙江省山区高速公路主要专业的勘察设计原则、方法和相关技术要求,本标准包括工程勘察、工程勘测及外业调查、设计等工作内容,涵盖了路线、路基路面、桥涵、隧道及隧道机电、道路监控、环保绿化等专业勘察设计的具体要求,本标准适用于浙江省新建山区高速公路项目的勘察设计。改建或扩建山区高速公路项目可参照本标准执行,2 规范性引用文件,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。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,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。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,其最新版本(包括所有的修改单)适用于本文件,GB 50010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,GB 50021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,GB 50057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,GB 50086 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,GB 50108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,GB 50373 通信管道与通道工程设计规范,GB 50374 通信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,GB/T 24721.2 公路用玻璃纤维增强塑料产品 第2部分:管箱,JTG B01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,JTG B04 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,JTG C10 公路勘测规范,JTG C20 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,JTG C30 公路工程水文勘测设计规范,JTG D20 公路路线设计规范,JTG D30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,JTG D40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,JTG D50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,JTG D61 公路圬工桥涵设计规范,JTG D62 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,JTG D63 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,JTG D70 公路隧道设计规范,DB33/T 899—2013,2,JTG D80 高速公路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设计通用规范,JTG D81 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,JTG F10 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,JTG F60 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,JTG/T B05 公路项目安全性评价指南,JTG/T BO7-01 公路工程混凝土结构防腐蚀技术规范,JTG/T C10 公路勘测细则,JTG/T D65-01 公路斜拉桥设计细则,JTG/T D71 公路隧道交通工程设计规范,JTG/T D81 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细则,JTG/T F50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,JT/T496 公路地下通信管道高密度聚乙烯硅芯塑料管,DB33/ 704 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,DB33/T 1065 工程建设岩土工程勘察规范,DB33/T 836 公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振动成型施工技术规范,3 术语和定义,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,3.1,山区高速公路 expressway in mountainous terrain,在山岭区和重丘区地形条件下建造的高速公路,3.2,综合勘察方法 comprehensive investigation method,根据场地的地质条件,采用遥感、工程地质调查与测绘、物探、钻探、槽探、原位测试与室内试验等多种勘察手段相结合的勘察方法,3.3,动态勘察设计 dynamic exploration and design,结合施工过程中的反馈信息和检测资料,对勘察和设计参数及设计方案进行验证和优化,3.4,长上(下)纵坡 long up(down) longitudinal gradient,连续纵坡大于2%,或平均纵坡大于2.5%,且长度大于5000m的路段,3.5,DB33/T 899—2013,3,长陡纵坡 long and steep longitudinal gradient,平均纵坡大于3%,且长度大于2000m的路段,3.6,长直线 longstraight line,平面线形长于2000m的直线,3.7,小半径平曲线 small radius of horizontal curve,小于《公路路线设计规范》中最小半径一般值的圆曲线,3.8,运行速度 operating speed,运行速度是观测到的驾驶员在天气良好、自由流情况下的车辆行驶速度,通常采用V85速度,3.9,应急避险车道 emergency lane,在连续长、陡下坡路段右侧,为失控车辆提供应急、强制减速停车而设置的车道,3.10,生态挡土墙 ecological retaining wall,墙面同步实现水土保持和生态植被的挡土墙,3.11,路侧净区 roadside safety zone,在低填和浅挖的缓坡路段,为驶离路面的过错车辆而提供的无障碍区域,3.12,高路堤 high-embankme……
……